——《断刀》观后感昌宁第一中学 杨建群
为了丰富工作之余的生活,增强全体了党员教师的爱国意识,坚定党员教师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昌宁一中党总支组织全校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观看滇军抗战电视剧《缎刀》。在深刻感受了故事的跌宕起伏之后,我再次重温了另外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纪录片《断刀》。这是一部铁血丹心的革命告白书——千千万万个战士用满腔热血向祖国告白:壮我中华,扬我军威,犯我境者,虽远必诛!
想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风萧萧兮,鸭绿江的涛浪声盖不住凌云士气。而另一边的局势却让人屏息,朝鲜半岛的漫天战火舐舔着我半壁江山,危险随时压境,世态已经不仅仅是美朝韩的一场争斗那么简单。出于自卫,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整顿精神派兵援朝,让毛主席都盛赞的“谁敢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大将军亲自指挥作战。就这样,抗美援朝拉开了帷幕。
师长刘海清全程记录的《阵中日记》成了我们观察和研究全程战况的重要依据,当事人亲历现场的描述成了我们还原历史的新视角新线索。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中国志愿军表现出的家国至上精神,让所有牺牲都成了英雄爱国主义的代名词。领导层斗智,一线战士斗勇,双方在激烈的角逐里演绎着超越极限的戏码,而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斗争其实却是不平等的较量:我军单凭不怕死的精神与火力和装备领先自己数十倍的美军进行抗衡,他们一无所惧地冲向弹幕编织的炮火,把麦克阿瑟的王牌军队冲撞得七零八落,美军兵败溃散。那个圣诞节,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志愿军震撼了世界。他们的英勇和胆魄占据所有西方报道的大版面,因为他们击垮了美军的不败神话,挫败了美国的豪强势头。而这些神话凭的是肉体凡胎对民族的赤胆忠诚谱写而成。中国志愿军慷慨大义,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活脱脱将敌人刺来的钢刃折断。
涔涔剑气,浸透了衣衫;殷殷鲜血,染红了异国土地。从《刀声震荡》、《绝地反击》、《夺命奇兵》、《生死冲撞》到《惊天逆转》,《断刀》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让身为党员教师的我们有太多感慨。虽然我们不能和广大战士一样承担起保家卫国的使命,扛起为国冲锋的担当,但在我们的教学岗位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懈怠火热的爱国心,不应淡化赤诚的民族情,更不应消泯对奉献之师的爱戴与尊敬。终有一天,纸上得来不觉浅,我们培育的桃李也能顶天立地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十年寒窗会变成指导巩固现代国防力量的坚实武器,与身先士卒的一线边防战士一起,承担起强军卫国的责任。作为昌宁一中广大党员教师中的一员,我的工作正是确保未来的栋梁将来可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做实现全国人民梦想的筑梦师。我可以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梦想,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终有一天,我的学生们会将祖国的希望扛在肩膀上,背负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向前奔跑。为了这个目标,我会帮助学生们拥有智慧的头脑和强大的内心,助他们一步步走向光明大道,开拓祖国的新天地!这正是我们一中人为祖国贡献微薄之力的方式,也是我们的梦想所在。
我坚信,每个人的小梦铸成了我们国家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才是个人梦想的圆满。我多幸运,在昌一中这个温暖家庭里,可以和我的同事们奋战在三尺讲台,可以参与学生的成长,见证祖国的未来茁壮成长。愿我们的祖国常青,我们的战士不老,我们的国土永远美丽而完整。但有犯中华者踏进我们的家园,我们绝对会铿锵不让地向祖国告白:壮我中华,扬我军威,犯我境者,虽远必诛!
(责任编辑:admin)
|